新浪微博产品体验报告

2022年 12月 24日14:52:55 发表评论

产品名称:微博

版本号:v8.8.3

slogan: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

体验时间:2016-2020.10.25

体验环境:

设备型号:荣耀畅玩平板2

操作系统:安卓7.0

EMUI 5.1

1.1 应用描述

在微博,官方发布新闻,草根爆料八卦;

在微博,大V明星发布动态,粉丝狗仔爆料内幕;

在微博,海量短视频等你来刷,搞笑、音乐、明星、综艺、影视、体育应有尽有;

在微博,第一时间推送你最喜欢感兴趣的内容!

【明星大V动态】

超多大牌明星在微博发布动态,加关注便可第一时间与你最喜爱的明星互动

【微博短视频】

海量高清短视频,新鲜内容极速呈现,随时随地超级省流量!

1.2 产品定位

内容+社交

1.3 目标用户

据艾瑞指数数据,微博在2018年8月24日设备数有52862万台,微博也算是一个国民级应用。用户的地域、阶层、职业比较多样化。但是根据艾瑞指数数据分析,微博女性用户居多,年轻群体居多。

2.1 产品功能结构图

2.2 功能流程图

微博主要功能为发微博与看微博,比较简单,在此不做讨论。

2.3 微博特点分析

首先要承认,新浪微博是一款成功的产品。它干翻了腾讯微博,捧红了一大堆公知网红,成为中国最大的开放社交平台。

微博的成功和时机密不可分,2009年微博成立时,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不容小嘘。论坛、博客培养了网民的内容生产和消费习惯。微博这种仅仅允许140字的创作极大的降低了创作门槛,这就给那些自带光环但是创作能力一般的名人提供了表现舞台。网民发现在微博上可以与明星、企业家直接接触,这在09年还是一件十分新鲜的事情,由于抓住了先发机遇,沉淀了社交关系,形成了竞争壁垒。微博有了先发优势,从此成为中文互联网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作为一款内容+社区产品,我们应该分析的就是内容生产、分发形式,以及社交链的形成。如果搞懂了这些,也基本搞懂了这款产品。

内容生产

一个内容社区最重要的就是内容的冷启动。作为四大门户网站之一,开发过大型博客的新浪还是掌握了一定的优质作者资源。微博的成功关键在于首次提出了内容不超过140字这一规定(虽然是抄的twitter),这极大的降低了创作门槛,使得很多网民涌入微博进行创作。

最开始微博仅允许发布图文。最开始还只能发一张图片。所以就如同发短信时要深思熟虑,微博语言也有精炼,准确。如果风趣幽默,那就有更多机会吸引其他用户。图片也要选择最好的发布,如果要发多图,需要自己使用软件将图片拼接。

如今微博已经推出九年,它的功能越来越多,允许发布的内容也越来越繁杂。仅仅在发布页面中,用户就可以选择文字(可以多于140字)、拍摄、相册、直播、光影秀、问答、签到、点评、话题、红包、好友圈、音乐、商品、秒拍、Kilakila(语音直播)、头条文章这16中内容形式进行发布。

所以,在微博山几乎可以发表任何表现形式的内容,这极大的丰富了微博的内容形式。但这使微博的功能十分臃肿。

从内容所属来看,微博也是包含万千。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布美食、旅游、追星、育儿、学习、成长、婚恋、萌宠、星座、科技、笔记、体育、个人感悟、小说、视频、影视等等诸多内容。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另一方面,微博对发布的内容整合工作做的不好,个人主页中,内容仅仅分为微博、视频、相册、文章这几类。对于庞大的微博内容量来说,这种分类太粗糙。也难以找到之前发过的内容。

内容分发

内容生产完毕后,需要通过平台分发到相应的用户设备中才是完整的流程。作为一个庞大的内容生产平台,微博的内容分发颗粒度太糙,这也是微博近几年来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用户浏览微博内容大体形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无目的的刷(这种形式居多)。微博首页的关注中,可以刷到关注的人发出的内容。热门中,可以刷到微博内比较热门的内容。在发现栏的下方,也有新内容可以刷出。

还有一种是用户主动搜索,在发现模块中,点击搜索栏,输入想要了解的内容。就可以主动的搜索想要了解的内容以及用户。微博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能就是热搜,虽然经历过“紫光阁地沟油”事件被停用整顿,但很快又重新上线。其它想要做内容社区的产品,如抖音、如知乎、如贴吧都模仿了微博的热搜功能。

在用户发布内容后,微博会把内容分发给关注的粉丝,然后也会随机分发给其它非粉丝用户。如果话题足够热门,还可能上热搜。在热搜榜单中排在前位,让更多的人看到。

可以看出,这一套分发机制是基于社交链而非内容,与头条这种靠信息分发起家的公司相比,劣势十分明显,这套分发机制的缺陷主要在于:

1.算法粗糙,头条的推荐系统实质是拟合一个用户对内容满意度的函数。这个函数需要内容、用户特征、环境特征三个维度的输入。而微博的推荐,并没有精准性,更多是根据微博内容的点赞、评论数等进行分发。而且加上微博的内容太复杂,用户行为采集也苦难,没有考虑用户的行为信息,做不到精准推荐。

2.推荐内容乱,由于微博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信息分发的内容自然也很乱。除去推荐的内容种类多(有图文、有视频、有动图、有长篇文章等等),内容的交互、表现形式也很乱。有可以一眼看到第的文字,有需要点开的长图文,有自动播放的视频,也有要一张一张点开才能查看的图片/动图。有的内容一行就没有了,也有要占据一个屏幕的内容。

所以在如此乱的信息下,用户很难获得沉浸式的体验。随便一刷就让信息过去了。这样也造成了信息统计的误差,不利于推荐算法建模。但是像头条、抖音这种可以为用户分发分类和表现层一致的内容(特别是抖音那种全屏的分发形式,每次分发的都是形式、时间一致的短视频),信息分发体验要好得多。

3.平台干预力度太强,微博一个让人诟病的点就是分发信息不到位,也就是说,我发布的内容我的粉丝并不一定可以刷到,这是微博为了推广商业变现想出的贱招。别以为你粉丝多影响力就强,你发的信息谁能看到谁不能看到可是由微博平台决定的。你想要更多用户看到你发布的内容,可以啊,交钱买粉丝头条啊。这个做法很明显是为了变现牺牲了用户体验。

此外,微博还有著名的“买热搜”“撤热搜”事件,只要你出钱,就可以把相关话题刷上榜单或者撤下去。只看钱不看用户,方便了各大明星网红攒人气(所以明星也叫“流量”),也方便老大哥管控舆论。吃瓜群众把撤热搜的渣浪骂的狗血淋头然而没有丝毫办法。虽然因为“紫光阁地沟油”事件受过处分,但渣浪为了赚钱,又把热搜重新上线,只是审核更加严格。(所以渣浪和老大哥是一根绳子上的,老大哥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渣浪肯定会删个干干净净。)

微博发展到现在,实在是太臃肿。个人感觉一味的增加内容不会使微博重新泛发活力。新浪应该做的是基于微博中的内容,定位特定的内容形式,做一系列轻量级的新产品。向头条一样打造产品矩阵。新产品可以借助微博的资源推广,但是一定要和微博功能分开。但对于大公司来说,行政机构、组织形式也太臃肿,不一定能干过小公司。(比如错失先机的秒拍,比如轻量级应用即刻的成功)

社交链

微博上的用户根据粉丝的多少可以分为这几类。第一类:超级大V,这种以本身自带光环的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居多。比如姚晨就是著名的微博女王,TFboys,鹿晗这种流量明星粉丝也超多(虽然很多水军)。一些经营得不错的营销号(比如回忆专用小马甲),一些大网红(比如张大奕)粉丝也超多,超级大V的粉丝数一般达到千万级水平。第二类:大V,一些小明星,小网红,意见领袖,各行业的达人等都属于这个范围,这类用户的粉丝达百万级别。第三类:中V,这些用户在某一个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比如在萌宠、美食等方面)有固定数量的粉丝,粉丝数一般为几十万。第四类:小V,这类用户一般粉丝数目为几千人或者几百人,会有比较稳定的内容输出。第五类:小透明,这类用户的粉丝数不超过三位数,就是小透明水平。一般用户在微博上只是小透明或者小V。

微博上的用户大致分为这几种,那么微博的社交链如何形成呢?一般而言,关注关系可以通过导入现实生活中的熟人社交(这种关系不占多数),通过名气吸引关注(适合明星、企业家、运动员等自带光环的人),以及通过内容吸引关注。

现实生活中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人有限,微博这种开放平台,最有效的吸粉方式就是通过名气、新颖有趣的内容吸粉。粉丝越多,转发数也可能越多,传播力越强,影响力越大。所以微博的流量绝大部分是被头部用户(如明星、大网红、大营销号)占据。

因为头部用户的流量十分可观,所以微博吸引了娱乐圈大量娱乐明星(没有微博的明星反而是异类),企业号,权威媒体入驻。这是一个内容平台影响力和商业变现能力的保证(微信公众平台、头条号、甚至抖音、快手都做到了这一点)。这些大号就是可以连接大量用户的节点。

但是反过来,由于微博内容分发大部分是通过关注链推送,普通用户很难有出头之日。普通人要想成为微博网红,只能通过发布优质内容、买粉丝头条、甚至刷数据、买水军等操作实现。所以如果点进一个普通用户的主页,你会发现内容时间线是乱的。前排会展示比较热门的内容。这是因为微博要展示用户最精彩最热门的内容,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粉丝。

但是普通用户在微博很难走红,微博很多大号背后都是有专门的公司团队运营。微博对中小V的运营太差,导致很多有优质内容生产能力的中小V出走微博,在其他平台发展(比如抖音、快手、直播间等等)。

微博除了关注这种社交关系外,也有圈子这种社交形态。微博的圈子是通过消费和认同来构建的。比如都是某一个明星的粉丝,同时消费了某一部电影、电视剧,都是某一家网红店的顾客,都认同某一个意见领袖的观点。所以圈子的中心就是他们消费或者认同的对象。大V微博的评论区,粉丝们创建的超级话题都是圈子的承载地点。微博也有群聊的功能,可以通过建群组件圈子。(不过群聊很可能转移到QQ、微信这种更加专业的产品上去)

微博变现模式

产品可以发展得关键之一就是可以找到成熟的变现模式。对微博变现模式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一款产品。

2016年微博董事长曹国伟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总结了微博的变现模式。

一是进行内容推广,简单来说就是卖流量。以网红经济产业链为例,微博提供流量,网红公司运营好微博给的流量,把用户转到淘宝、一直播等平台消费。微博就收服务推广费。网红、明星、影视剧是内容推广的大客户。

距2016年的粗略估计,仅在视频、直播和网红电商三个领域,微博共与326家公司有合作关系,其中有统计数据的合作机构共估值528亿元人民币。

二是广告费,2013年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引入了广告协议。网红想要变现,想要更多流量,就要借助微博的广告产品体系,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在2016年Q2,信息流广告收入占总广告收入的53%,中小客户和个人广告主是主要投放者。

三是服务费,在微博内可以充值消费,如果要提现的话微博要收一笔手续费。

借助微博的变现模式,微博实现了盈利。而且微博的盈利模式形成了一个闭环。内容越多,内容推广、内生性广告的需求就越大,微博的收入就越高。广告带来的效果越好,作者发布内容的积极性就越高,优质内容就会更多。

但是这种良性循环有一个前提,就是微博的用户可以持续增长。然而由于头条、微信、短视频等产品的冲击,再加上微博本身越来越臃肿,流量越来越向头部集中。微博的用户已经没有增长,营收也受到了影响。

3.1 微博下载量与排名

微博下载量基本稳定,排名也基本稳定在总榜前100,社交榜前10。

4.1 用户评分 

微博评分为4分,算是中等水平。

4.2 用户评价 

对评价进行浏览整理后发现,对微博比较满意的用户觉得微博内容多,信息广还方便追星。然而,很多用户对微博“强迫”用户关注不想关注的人、乱推荐信息、隐藏关注博主内容、广告多、营销号抄袭等现象非常不满。

5.1 为什么新浪成不了腾讯,头条?

新浪是我国四大门户网站之一,在互联网领域起步较早。在09年网民数量不多的时候就推出了微博这一款十分火爆的产品。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却没有抓住先机,2013年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微博成为阿里系。

同样是做社交,腾讯却做出了微信这样一个国民应用,成功完成了移动端时代的业务布局。个人认为,这是一是因为新浪并不擅长做即时通讯,自然也做不出像微信一样的熟人通讯社交产品。二是因为由于网络世界的不确定性和隐秘性使用户转向熟人封闭社交(微博上有各种人肉事件,郭美美事件等)

最重要的一点是,新浪不具备持续生产爆款产品的能力。在产品设计上,是把所有的元素使劲的往微博上堆,造成微博功能臃肿,内容杂乱不好分类。再加上变现压力,在内容分发上做的非常糟糕,用户体验非常不好。而头条,以推荐算法为核心,将今日头条作为流量入口,成功打造了头条系产品矩阵。图文、问答、视频、短视频、新闻都有相应的产品,信息分类明确,表现界面也是统一的风格。每个产品可以借助今日头条这个大佬推广。头条将推荐算法应用到旗下所有产品中,内容分发人工干预少,效果好。

5.2 微博该如何优化

微博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国际版微博就要简洁的多。微博发展到现在,很多业务已经砍不掉了,个人认为,微博应该学习头条,以大代小,分离出一些功能,推出定位精确的新产品,利用微博推广。

如今,粉丝经济正旺,微博追星资源也十分丰富,可以推出一款专门追星的产品。这样微博虽然会损失一些用户,但也是左手导右手。

(自我总结,微博真是难用的一逼啊,首页到处是营销号,粉丝,水军和卖片。这篇写的文字比较多,写的一般吧。之后在趁热打铁,体验几个模仿微博的产品。)

本网页由互联网用户所发,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1936370309@qq.com删除。

  • 版权声明: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193637030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转载请注明:新浪微博产品体验报告 紫林博客

发表评论

您必须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