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指的是有事业编制的人,比如医生、老师和公务员,都是有编制的,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致力于考研考公考编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东北父母眼里,不管工资多高,不是体制内、没有编制的工作都是不务正业,只有体制内的工作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工作,在东北父母眼里,不考研、不考公、不考编制是一种不孝的行为。
有许多人每年都在备考编制,今年不行,明年继续,这仿佛成了一种执念,稳定、体面、待遇还不错,这是她们努力考编制的原因。网络上有许多相亲交友类的帖子都说,如果你不是体制内的人,千万不要和体制内的人谈恋爱和结婚,这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体制外的人会在体制内的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惨遭嫌弃。
体制内的人优越性在何处?考编制的狂热以及强大的竞争,使得考编越来越难,一些岗位的报录比甚至达到了300:1,竞争的艰难使得考入体制内的人都是优中之优,都是十分出色的人才。我国自古代起,对当官的人都有种敬畏和向往,所以考编制,成为国家公务人员成为了大家的追求,大家都想吃“国家饭”。
考入体制的人俨然拥有了铁饭碗,这是人们都向往的。再者,体制内的人在公积金住房和福利待遇以及退休以后退休金方面都比一般的职业要好。想象一下,当体制内的人退休以后,他们能每月领着和工资一样的退休金,喝喝茶、带带孙子孙女,好不快活,自己养老完全没有问题,而一般人退休以后就没有了收入来源,会给家庭带来一些负担,这也是大家都希望进入体制内的重要原因。
考入体制内的人本来就少,婚恋市场紧俏,大家都会争抢着要,这也无形之中给体制内的人带来了优越感,所以他们都会优先选择同为体制内的人,门当户对,谈不上现不现实。
原文链接: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124257725339393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