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

2022年 12月 20日10:50:47 发表评论

好的内容编辑不单单是码字的,好的公众号也不只是堆叠文章。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明明起跑线都差不多,有的自媒体可以迅速崛起,而有的笔耕不辍,却也只能暗自叹息。回想一下,当领导对你说,要打造一个自媒体内容品牌时,我们都是如何规划和起步的?

分析团队优劣势、调研头部自媒体的发家史、定好要切入的内容领域和模仿目标、再起个好听的品牌名、设计个好看的头像,万事俱备,只欠更新,日复一日地渴求着10万+,却没有任何起色……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从一开始,就都是错的。

正如健康是1财富是0一样,没有好的蓝图,即便再好的团队,也容易在内容的海洋中迷航。从内容产品打造,到内容运营,再到成功商业化,想要在内容红海中突出重围,你必须对内容产品有着更细致的理解。

1.内容定位:

一谈到内容定位,我们便会想到以下大分类: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

然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泛垂类内容中,想要突破重围谈何容易。

网易哒哒作为一个内容符号,具有网易新闻和网易系内容矩阵的强大流量加持,在已发布的320多篇原创内容中,涵盖了亲子关系,知识百科,身体常识、热点段子,各类职业,地域话题,情感鸡汤,政务正能量,搞笑内容等一系列话题,形式涵盖了长文章、手绘条漫、短视频、H5等。

这无形中使内容受众变得十分分散,缺乏核心气质和品牌辨识度,你很难定义这是一个具体做什么的品牌,只能笼统的概括为一个偏创意的内容符号或品牌。

然而好的内容品牌并不是某种短期“现象”,它是一个长期命题,它们有着自己内容壁垒和形式壁垒,不会被轻易抄袭、夺取拿走,即便被抄袭,也不会被超越。好的内容品牌,也不会只能在一个平台上生长,不会说“我的命是微信给的”,它能依靠自身魅力,在多个平台上吸引大量流量。好的内容品牌,也不会横跨多个领域,正如谈及房地产品牌,我们能想到万科碧桂园中海,谈及饮料制造,有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元气森林;谈及医学类的科普,能联想到“丁香医生”,谈及电影影评,能想到毒舌电影;谈及时尚有趣,能想到GQ实验室。

百事可乐不会成为房地产的品牌代表,丁香医生也不会去写影评,只有保持形散神不散,在某个领域建立核心优势和内容壁垒,才能成长为好的垂类品牌代表。

这里的形,指内容,而神,指某一个或某几个相近小垂类内容的持续更新。有了神,才有成为内容IP的希望,没有神,很容易陷入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如何运营的发展困境。

也许是担心不断分散的内容会导致类似的情况,GQ实验室在2019年推出研究男女关系小垂类品牌【GQ情感研究所】,网易王三三推出专注“卖萌”独立运营的【小羊驼三三】,并在多个平台开设账号运营。

由此也可以看出,与其做泛垂类,不如去找小切口,就拿时尚领域来说,穿搭、护肤、美妆就是它的分支,而旅游之下,也有地域风情、探店、游记攻略等小垂类。即便如萌宠这样的高竞争度内容领域,也有专注某个品种的“比格犬受害者联盟”成功出圈。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1

我们制造内容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持续满足某一类人群的内容消费需求,小垂类相比泛垂类来说,虽然在选题上有着更大的限制,但却能更容易、更准确的找到目标受众。

网易的小垂类内容品牌【城市漫游计划】,其发布的第一篇公号文章便获得4.5万的阅读量。在“武汉大学樱花被游客随意破坏”这一热点新闻的加持下,团队趁势制作了题为“求求你们,放过武大樱花”的条漫内容,成功引起武大学生的共鸣。

而武大学子分享文章的逻辑,一方面是为了谴责不文明行为,潜意识里更是在塑造我是“武大学子”的身份形象。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2

同样的逻辑,在2020年才推出的内容品牌【腾讯Rush!】上也有体现,rush!团队将大学漫游和城市漫游作为两大核心栏目,文章往往在大学校庆之际推出,很容易就能在对应的大学朋友圈里刷屏。

比格犬受害联盟以比格犬这个小品种为突破口,制造“您好,别养比格”,“忍人”,“遇见比了”等话题,用卖惨类的遭遇引起广大比格铲屎官的共鸣,进而引起萌宠爱好者的注意,以此来收获精准的圈层粉丝。

这样圈层传播的例子数不胜数。本质上,还是因为人们对内容的需求是相当具体的。

对一个会计而言,他更愿意看到会计职场经验分享和会计相关的专业内容,对一个互联网人来说,吓脑湿、西二旗指北等公众号更合胃口,当一个老师转发了《当老师究竟有多惨》时,他的同事可能会产生相似的共鸣,进而一传十十传百……在持续的更新和运营中,不断吸引喜欢同一垂类内容的粉丝,进而形成转发合力,从小圈到大圈,实现指数级增长。

而那些今天分享会计,明天说说互联网,后天又以大职场视角来制作内容的品牌,即便短暂的满足了用户的内容需求,也很容易因为东拉西扯而被取关抛弃。还有一些自媒体,硬是把自己做成了追热点机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在生产内容垃圾。

从小垂类入手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更容易找到目标受众。当前,无论是微博、快手还是B站、抖音,都有各自的垂类创作者推广计划,平台已经将不同的垂类下的受众圈好,只等我们去生产内容。以B站为例,在更新后的客户端里,已经有2667个频道,仅动物圈一个频道下,就有27个子分类。

这提示我们在进行内容定位和生产时,一定要瞄准圈层,分发内容时,一定要打好标签。

回形针paperclip根据自身调性,每条视频都投稿到微博科普领域,B站知识百科领域,知乎、以及专注聚合优质视频的【开眼APP】。借势微博垂类,B站垂类,开眼“5分钟新知”的分发,来圈定喜爱科普内容的目标粉丝。网易的小羊驼三三,则依靠B站、微博、抖音的动漫垂类流量,去圈定喜爱萌系的年轻粉丝。

但这并不是说,整个品牌的定位切口越小就越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都要以用户的内容需求为准则。虽然互联网的从业者很少会去看会计类的公众号,但喜欢萨摩耶的人,却也可能喜欢比格犬。即便如比格犬受害者联盟,也有#别的狗#这样的话题来扩充内容。

内容切口太大,不容易运营,内容切口太小,不容易持续更新。在内容定位时,一定要想好受众的准确位置。

2.形式定位:

所谓内容产品,就是满足人们某种精神消费需求的,以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的产品。

在过去的数年里,无数自媒体人投入到内容需求的研究中,有的将新媒体传播与马斯洛需求理论相结合,总结出社交货币理论(寻求谈资、表达想法、帮助别人、塑造形象、社会比较等),有的从弗洛伊德心动理论出发,认为内容就是满足人们的自我(生存欲望)、本我(功利欲望)和超我(理想与道德)。

然而在内容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光是吃饱饭已经不能满足用户,聪明的自媒体们,已经在研究如何让用户吃的好,吃的有趣了。如果说文字和脚本是内容的骨骼,那形式,就是内容的外表,都说颜值即正义,当前的新媒体市场上,都流行着哪些内容形式呢?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3

从文字到音频,从漫画到视频、H5,每一次形式的升级,都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而内容形式不单单指技术载体,它是文案、设计和技术三者通力合作的成果。

文案形式:

所谓文案形式,就是指一篇文案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是总分还是分总,是并列还是对照,是倒叙还是顺序,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不同的文案结构、体裁、表现手法,都会对形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以电视剧为例,十几年前,大都以片头——正片——片尾作为基本结构,连续的剧情被分割为好几十集。如今,《隐秘的角落》等国剧已经是美剧模式:“重要的悬疑片段前置——极短的片头——正片——片尾”。虽然只是极小的改变,但却通过悬疑信息前置,让观众有了更好的体验。

而相比较《隐秘的角落》的娓娓道来,《摩天大楼》《全民目击》《轮到你了》等影片,以不断闪回的形式进行故事讲述,每部分围绕一个中心人物,令影片的悬疑感倍增,成为影视剧中的爆款。

就在大批知识类短视频以“片头LOGO展示——‘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们来聊聊XXX’话题开头时”,回形针Paperclip的每期视频却都是开门见山。

先设置一个有悬念的场景——提出问题——告诉你观看本视频可以获得的收益——逐步讲解——结尾升华,最后进行片尾推广。无独有偶,漫画自媒体“黄一刀有毒”早在2018年就开始采用这种形式,和其他的条漫公号产生差异。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如何设置文案形式,才能更好的吸引和留住用户?这是每一个文案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设计形式

如前文所说,文案形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形式,这就要求设计在制定整体的品牌包装和画风时,考虑美观性、辨识度,以及是否适合内容产品。

具体包括:LOGO/头像、封面/头图、字体、版式、动效、音效、整体画风等。

设计形式一经确定,最好不要更改的太频繁,椰树椰汁和维C柠檬茶风靡几十年,它们的包装也没有改变,三年来,黄一刀有毒和回形针团队不断对画风进行改良,但也是建立在原有画风的基础上。

稳定统一的画风,是和其他产品区别开来的重要特征。

载体形式

技术载体决定着制作难度和成本,成本从高到低,分别为原创文字、原创漫画、原创视频。应该根据前期设定的更新频率、团队人数和优劣势,内容表现手法等因素综合考虑。

3.核心气质:

所谓核心气质,即品牌的辨识度。没有辨识度的品牌,即便流量不错,但终究不会被读者喜爱,或者说喜爱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消失。而有了辨识度,即便身处百花丛中,也依旧能够被人记住。《后宫甄嬛传》中登场的人物不下几十个,掌嘴的翠果,跛脚的周宁海,爱吐槽的欣贵人,阴狠的安陵容,从小配角到大主角,都因为有了自己的“梗”和独特的画风,而成为鲜活的存在。

这对于内容品牌来说也是一样,品牌辨识度不仅可以来源于独特稳定的画风,有特征的LOGO和内容形式,也可以来源于给人的整体感受。如冷笑话大王银针银教授、萌系可爱的小羊驼三三,以拼贴的设计风长图作为辨识度的局部气候调查组等。以此种种,让人们过目不忘,第一次观看就提起对品牌的兴趣。

除此之外,在日常的运营中,如何回复留言,如何让发微博,如何造属于自己的梗,都是形成品牌辨识度的重要环节。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4

而一些没有辨识度的内容品牌,要想成长为内容IP只能说是道阻且长。

例如,当前的条漫领域,我们把时尚青年、有趣青年、不颓废Q年、摩登人类等公众号的文章抹去来源,放在一起让读者辨认时,你甚至无法分清哪篇文章是谁发布的,因为凌乱的,互相抄的画风、一致的内容风格、散乱的选题,都会模糊用户对品牌的印象,降低兴趣,最终沦为随处可见的“地摊货”而被用户厌烦。

以封面图举例: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5

(不颓废Q年)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6

(GQ实验室)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7

(时尚青年)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8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9

(有趣青年)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10

(摩登人类)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11

(不颓废//轻年)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12

(不打烊画社)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13

(有趣青年)

由此可见,品牌辨识度,是品牌做大做强的一个关键因素。如何判断你的内容品牌有没有辨识度?选出若干个你所在垂类的中头部品牌,抹去来源,让用户进行分辨,如果可以快速认出,即代表有一定的辨识度。

4.符号定位:

你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内容符号,还是一个人物符号。

所谓内容符号,即它只是一个品牌,我们对这个品牌没有人格化的感知。

例如,我们说起飞碟说,能意识到它是个泛科普领域的内容品牌,内容有趣形式高级。

我们说起网易槽值,能意识到它是个泛情感领域的内容品牌,每天发一些有话题的文章,但具体槽值是何种形象,何种性格,我们很难清晰感知。

所谓人物符号,即将品牌人设化,以核心的人物/动物/怪物为品牌形象,通过一系列内容运营,来强化读者和观众对它的印象和认知。

例如,我们说起银教授,能意识到他是个冷笑话大王,经常被粉丝调侃为银针,不幽默,不要脸,水平不行。

我们说起追风少年刘全有,能意识到他是个发笑话段子的中年男人,手丑,胖,贱,喜欢自夸,被粉丝调侃是猪。

我们说起萌芽熊,能意识到它是个萌萌的,可爱治愈的熊童子植物,憨憨呆呆,头顶长着一颗小萌芽。

我们说起懒蛋蛋,能意识到它是个丧丧的,消极的,懒懒的,睁不开眼的鸡蛋黄。

然而在品牌设定期,要不要进行人设化,就成为了很多团队陷入迷茫的问题。这里,我们以网易王三三为例,看看前人给了我们哪些经验教训。

网易王三三在推出初期,虽然设定为网易新闻主编,安排了爱吃仙人掌,喜欢“一切20多岁的男孩子喜欢的东西”,“有料有梗很野”等人物特征。但如今再看,网易王三三已更名为三三星球,连羊驼的头像都扔了,似乎已经彻底抛弃了以上设定,成为一个小型的内容发布平台。

在初期内容建设上,王三三设置了有趣向的文章栏目《三三有梗》,怀旧向的视频栏目《我去1990》,脑洞类漫画栏目《喂你药丸》,实验类的《33LAB》等,把20岁左右的人群为目标受众来制作内容,围绕有料有梗和年轻化来进行内容策划。

但问题是,以上用来打造人设的这些内容,难以获取大的流量,而有流量的热点社会话题又不适合打造人设。

所以在《戏精宿舍》爆红后,网易王三三逐渐抛弃了以上人设,和没流量的相关内容建设,探索出用(互动)漫画解读社会热点话题的新道路,并改名为三三星球,甚至公众号连羊驼的头像没了,《一个中国少年决定去死》《好女孩/追星女孩自测量婊》《绝对挑战系列》《连载漫画系列》,什么好玩做什么,什么话题热写什么,从网易王三三到三三星球,是从人物符号到内容符号转变。

不过,网易王三三并没有放弃打造一个人物IP的道路,从三三星球分裂出来的“小羊驼三三”,“饼干鱼”等,以专注卖萌为特点,以B站抖音微博等短视频,短内容平台为主要阵地,持续的输出《生活果然有问题》《三三的恶作剧厨房》,小羊驼表情包等内容,制作公仔周边,和其他品牌联动,参与各大展会活动等,试图萌倒终生。还那个爱吃仙人掌的王三三,超长脖子的王三三,谈笑风生的王三三,已经被人们逐渐遗忘。

事实上,以上特征也都不如“萌”来的更精确、简单、具体,对于人物IP来说,第一眼的眼缘至关重要,它必须是有灵魂的,懒蛋蛋的懒、萌芽熊和小羊驼的萌、黏黏怪物的孤独,这些形象的情绪特征都可以被立刻感知。而有料有梗,很野,爱吃仙人掌,则比较考验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什么叫很野?这样的特征太模糊,并不利于人物IP的打造。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14

再看如今王三三的形象,只能称为一个好看的,可爱的动物形象,没有灵魂的样子,和知乎的刘看山,腾讯的企鹅,都没有什么分别,成为一个吉祥物式的存在。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15
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16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打造内容符号和人物符号的难度所在。打造内容符号,要围绕话题+流量来生产和运营内容,而打造人物符号,要围绕人设+流量来生产和运营内容。

后者相对于前者,领域更陌生、难度更高,需要更强的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

虽然以上经验都是作者根据实际经验与行业观察进行反推的结果,但实践出真知,对从业者来说,或许也有一些参考价值。虽然内容行业早已红利不再,但只要掌握方法和规律,我们依旧有机会突出重围。内容是个细致活,需要团队跨工种的紧密合作,希望在行业的大潮下,我们都能取得自己的小成就。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19699/answer/1590641980

  • 版权声明: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193637030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转载请注明:如何做好一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 紫林博客

发表评论

您必须才能发表评论!